第(2/3)页 它们如山鬼,如巨兽,如远古存在的神祇,就那么一片连着一片的出现在视野里,大块、大块的垛在天地之间,上擎苍天,下定河川。 人过山,如过天门。 涛涛奔涌的天河,在这些山峦的映衬下,则是显得清秀婉约起来。 此时的天河走向,其实已经不再是一路直行向西,而是蜿蜒曲折,顺着山道夹缝的低裂处穿行。 再往前走不了太远,整个队伍,就必须要改换交通工具。 到了此间,李浪等四人组的猎杀行动,基本上已经告一段落。 因为他们这一路来,不止是去猎杀怀疑是蝎尾军的江湖人,更是在收集情报,反馈给闻风使。 等到情报收集的差不多了,事情也就该由闻风使接手。 其实哪怕是没有李浪和秦拓撞见桃花娘子覆灭雷府,蝎尾军的行动,也不可能在大乾境内一直这么顺利。 要真是任由他们予取予求的胡来,那大乾岂还有半分威严? 真到了那等情况,黑瀚部落也就不必再用这等鬼蜮手段了,直接提兵南下即可。 只是早一些被发现,早一些处理,总归是既能安边关将士之心,同时也少死一些忠良之人,少一些如雷府一般的惨剧。 船舱内,李浪正在集中修炼天幽十三法中的生死轮。 这是一种极为强大的掌法,当然也可以是奇门兵刃生死转轮的武器使用之法。 一功两用,甚至是多用,在很多武学中,都相当的常见。 生死轮涉及的九处窍穴,主要集中在手部和脑部,修到了极境,说是有一掌定生死之能。 其实就是可以将真气,在治病愈伤与摧毁致死之间自由切换。 二者都可以达到某种程度上的极致效果。 李浪在意的,不是这门武学本身,而是它可能诱发的神通。 现在李浪获得的神通里,各种效果的都有,但想要组成他独特的战法,至少还需要有一种能够带来一锤定音效果的神通。 这恰恰也是李浪所缺失的。 就他的神通清单来说,整体上就都偏向于辅助、奇术一类。 用来正面叠合到武功上,一道施展的,其实还真没有许多。 伴随着生死轮这门武学,在诸多分身的一并推动下,跨入极境。 九处窍穴联动,神异自生,蓄生、蓄死、平衡三种神异,开始了共鸣交汇。 一股风,自九天之上吹了下来,将一枚神通果实,扎入了李浪的身体之中。 新的神通获取,三昧神风! 神通与武学,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。 这也是常态。 虽然武学的特性与倾向,有可能会引导神通的属性,但这种事只要是谈概率,那就是皆有可能。 李浪他初始就学的是佛门武功,掌握的第一门神通,就是重阳洗身这种色色的神通,他不也没有说什么? “虽然出现了一点点微妙的偏差,但我的目的,好像是达到了!” “三昧神风,典型的法术系神通,虽然可以操作的范围比较小,但它实打实的正面威力,却是真的强。” “有诗为证:冷冷飕飕天地变,无影无形黄沙旋。穿林折岭倒松梅,播土扬尘崩岭坫。” “这风外可吹开人的皮肉骨骼,内也能吹灭人的魂火心神,如若是结合上我的御剑之法剑一、剑二、剑三,那几乎就是战场收割机一般的效果。”越是细想,李浪越是喜笑颜开。 有了这门神通的加入,他的第一门战法雏形,也就算是勉强粗糙成型了。 以音焰之舞开场拉高各项能力上限,平心定意内藏精神,以防突袭,泥足深陷和回头是岸,一個软控一个硬控,保持自身战斗节奏,牛魔之力与连续空震相互配合,交替使用,拉高伤害,同时创造胜利之机。 最后则是一锤定音的攻击,以三昧真风为主,辅佐以剑法或者刀法。 至于其它的神通,则是依照战局中具体的情况变化,而再决定是否使用,是否增补。 这套战法,当然还谈不上多成熟,但有了框架,之后就好往里搭建骨肉,进行完善,直到最佳。 “依照沈星海所言,真正上好的战法,都应以三为界,一套战法最多只有三种主核心神通,其它的神通,都是随机应变的施展。” “如此一来,不仅可以形成更多套的完整战法,使得整体的战斗风格,不受到限制,同时被对手抓住破绽的可能,也愈发的小。” “只不过,这事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难啊!”李浪叹了口气。 神通各有各的妙处,做加法容易,做减法···哪有那么简单。 不说自身舍不舍得的问题。 单单是面对瞬息万变的战况,准备的核心神通太少,电光火石之间来不及反应,阴沟里翻船,那就叫憋屈。 以三为界的前提是,这三种核心的神通,不仅要搭配完美,组合均匀,兼顾各种情况,同时配合上任何其它的多种神通,都能在第一时间,发挥出强效。 这其实是很难的事情。 需要的不止是神通本身的质量,也是修行者对神通的掌握。 李浪此时身体里的神通虽多,但却绝不敢说,对这些神通,就真的都掌握到了什么高度。 不少神通,都局限于能用的阶段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