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一十一章 词惊四座-《穿越武大郎之救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武兄,给大伙赋上一首诗词吧,孤等正翘首以盼,意欲瞻仰武兄的风采呢!”端王在旁,也笑着极力鼓动起来。身后众人也都纷纷附和起哄。

    “好吧,既然大伙如此盛情,我就勉为其难,献献丑了。”武植心中气恼,表面却不动声色,装模作样的开始踱步沉思起来。其实,在来梅园诗会之前,他就已经想好了应对之词,以防万一,如今终于派上用场了。假装思索片刻后,武植拿过邻桌送来的笔墨纸砚,提起狼毫,酝酿了一下,用行楷字体一字一句地慢慢写将起来:

    “《醉落魄·己卯中秋》——琼楼玉宇,分明不受人间暑。寻常岂是无三五。惟有今宵,皓彩皆同普。素娥阅尽今和古。何妨小驻听吾语。当年弄影婆娑舞。妙曲虽传,毕竟人何许。”

    这首《醉落魄·丙寅中秋》是南宋朝郭应祥的作品,武植又把它借用了过来,并且把其中的“丙寅”两字改成了“己卯”,因为今年是己卯年。

    周围的人们听说武植大人正在赋诗写词,顿时来了兴趣,都纷纷围拢过来,想一探究竟,一下子,就把武植所在的这一桌围了个水泄不通,里三层外三层的到处都是人。众人一边看着,一边低声议论。

    待武植写罢,放下笔,众人读之,不由得啧啧惊叹起来。武植写的这首词,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,但意境更为悠远深邃,也更为应时应景,简直完爆周邦彦写的《华胥引·秋思》一词。

    周邦彦读罢,方觉得人家“文武皆状元”的名头可不是白给的,人家的文采也绝不在他之下,委实感到有点愧不可当,只能悄悄的往后躲,已没有了再跟武植一争高下的心思。

    围观的人群太多,吵吵嚷嚷的很是杂乱,端王只好高兴地拿起武植写的《醉落魄·己卯中秋》一词,领着曾布、王铣等人又重新回到了梯台上,由李格非当众宣读起来。

    宣读完毕,众人细细品味着,赞叹不已。

    盏茶功夫后,就在众人还在争相品评感叹《醉落魄·己卯中秋》一词之时,李格非领着一个十六岁左右的小女孩过来,拜见他。这个女孩正是李格非的女儿李清照,长得娉婷玉立,文雅秀丽,一双大眼睛透着灵气,看着武植和素素一行众人,眼神灵动。她很是崇拜武植的才学,也惊艳于素素和小娥两位姐姐的美貌脱俗。

    见到俏然站立在自己面前的李清照时,武植不免显得有些尴尬了,忙笑着跟两人打招呼,掩饰过去。随之,武植热情邀请两人坐下来,跟自己一行众人一起品茗赏月。秀外且慧中的李清照倒没有什么感触,得到武植邀请很是高兴,大大方方地坐到了小娥身边,可李格非就显得诚惶诚恐受宠若惊的了,推辞了好一会才敢坐下来。武植的亲切随和,让李格非父女两人印象甚为深刻。

    聊着聊着,众人一下子就熟络了起来,气氛尤为融洽。

    梅园诗会继续进行着。
    第(2/3)页